黄骅市常郭镇党委将实施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工程和党建+工程作为2022年度党委书记项目重点抓,致力于建设一支讲党性、听党话、跟党走的农村党员队伍,切实发挥党员、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党建引领作用。今年来,常郭镇党委以李子札村为突破,全面建设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完善党建引领机制,实现了党员有效管理,农村有效治理,做到了先行示范,引领带动,李子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网红村!
变废为宝建设党员教育基地
坐落在李子札村的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原址是一片废旧学校,院落荒草丛生,校舍闲置废弃,影响村容村貌。自2021年10月开始镇村谋划利用旧学校建设党性教育基地,为全镇党员提供线下学习、观摩平台,打造常郭党员教育新名片。该基地自2022年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5月1日全部建设竣工。该党员党性教育基地以“三馆一中心一场一廊”为主要内容,“三馆”分别是姜思民烈士纪念馆、党建文化馆、红色图书馆;“一中心”即以敬老食堂为依托的党员志愿服务实践中心;“一场”即党建文化广场;“一廊”即党建文化长廊。
李子札党员党性教育基地旧貌
李子札党员党性教育基地新颜
追忆革命初心,赓续红色血脉
姜思民烈士纪念馆是为了纪念牺牲在常郭镇的革命英雄、原新海县县长姜思民而建,展厅内陈设了革命物件、展示了姜思民烈士的生平事迹。该纪念馆旧址危旧狭小、设施陈旧,不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观瞻仰,难以有效用于开展党性教育,革命英雄主义得不到有效传承。在此背景下,镇村对姜思民烈士纪念馆进行搬迁,将纪念馆作为党性教育基地的重要内容,为党员教育提供鲜活案例。迁入新址后,先后有1000多名党员干部慕名前来瞻仰烈士、敬献鲜花,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党员干部参观姜思民纪念馆
传承建党精神,弘扬优良传统
党建文化馆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党员系统学习党史,了解建党历程提供了丰富教材。馆内设置红色电影院,通过观影方式,让党员重温党的光辉岁月,铭记党的优良传统。红色图书室内添置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涵盖了党和国家的历史、人物传记、国防军事、经典名著各个方面,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学习平台。
党员干部参观党建文化馆
开展志愿服务,锤炼党性担当
李子札村一直以来推行厚养薄葬文明新风,为解决独居老人、留守老人等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李子札村党支部谋划建成敬老食堂,为全村8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爱心午饭和休闲娱乐场所,老年人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营养得到保证,幸福感大幅提升,得到党员群众一致好评。
敬老食堂的建成,得到了广大党员的大力支持,50年党龄老党员刘风岩第一个带头捐款,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村5天时间共计捐款20万元,为敬老食堂有序运营提供了大力支持。同时,党员志愿者每天自发到“敬老食堂”开展志愿服务,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敬老食堂”已成为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李子札敬老食堂
老人在敬老食堂用餐
“七一”前夕,李子札村迎来参观热,成为“网红打卡地”,各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参观约30批次,党员群众参观约1200人次。
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治理
自2021年以来,常郭镇党委全面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印发了《关于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实施方案》,并在李子札等村先行试点,逐步向全镇全面推广。
李子札村共1676人,562户,所辖企业66家,村大人多,人员来往密集,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全村按照片区划分18个网格,由支部书记担任村级总网格长,“两委”成员担任片区网格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网格员。疫情防控期间,李子札村网格员按照包联职责,每天对片区内企业务工人员和村民返乡涉疫情况进行排查登记,并督导居家隔离人员隔离情况,配送生活日用品,保障村民正常生活。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全村群众按照网格划分,由网格员引导所辖村民按片区采集核酸,避免了长时间等待和人员聚集,高效有序。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疫情防控全覆盖、无盲区,织好疫情防控“责任网”,筑牢了“红色防疫墙”。
李子札村网络包联名单
党建引领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和具体工作相结合,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发挥党建引领效力,体现党建引领价值。按照全镇推进党建+网格化治理要求,每名网格员履行党建+人居环境整治、信访排查、安全生产等十项具体职责,实现全面包联,做到“人到格去去,事在格中办”,实现了基层有效治理。
下一篇:渤海新区黄骅市举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党的知识竞赛”初赛
【关闭】